竞赛负责人: 张礼 |
申请竞赛等级: 省部级 |
立项竞赛等级: 省部级 |
参赛形式: 团队 |
团队人数上限: 5 |
团队人数下限: 1 |
竞赛组织单位: 基础部(物理实验中心) |
竞赛时间: 2025年8月22-24日 |
竞赛地点: 南京大学 |
拟参赛人数: 15 |
拟组队数量: 4 |
竞赛网址: |
参赛年级: 2024,2023,2022 |
参赛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制药与化学工程学院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竞赛方式和具体安排: 根据 2025 年2 月17 日发布的《关于举办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的通知》,江苏省有关高校及竞赛组织委员会先后完成竞赛的预赛和复赛评审,产生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按照预定计划,将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24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决赛。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1.2025 年 2 月 20 日前: 发布第一轮通知。
2.2025 年 3 月 20 日前: 各高校预报名, 在线提交参赛报名表。
3.2025 年 4 月 30 日前: 发布第二轮通知。
4.2025 年 5 月 30 日前: 各参赛高校完成校内预赛。
6.2025 年 6 月 1 日—7 月 5 日:各参赛高校在线提交参加复赛的作品材料(包括研究报告、演示 PPT、视频资料等),完成复赛缴费,提交推荐的复赛评委名单。
7.2025 年 8 月 1 日前: 完成对参赛作品的网络评审, 公布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发布第三轮通知。
8.2025 年 8 月 8 月 22-24 日:举行现场决赛。
比赛“要求
预赛由各参赛学校教务处(部) 组织实施。各参赛学校将通过预赛的作品推荐至竞赛组委会参加复赛。
复赛由竞赛组委会组织实施。竞赛组委会从各高校推荐的评委名单
中遴选出复赛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将采用网络匿名评审方式, 专家本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通过评阅项目资料和实验视频资料,对每件作品进行评分。组委会将及时公布复赛评审结果及入围决赛的作品名单。
4.决赛由竞赛组委会组织实施。 竞赛组委会从各高校推荐的评委名单中遴选出决赛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现场评审。 通过参赛队伍现场展示作品、现场报告、 答辩等环节, 评审专家对每件作品进行评分, 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等级。 |
竞赛培训方案: 1、提前进行项目摸底
2、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并完成院内选拔赛
3、学期内进行项目初期制作与测试
4、暑假初期进行集中时间的培训与作品的后期制作与调试 |
参赛学生信息: |
指导教师信息: |
竞赛经费预算: 用途 | 数量 | 金额(元) | 备注 | 江苏省物理学会会费 | 1 | 400 | 一般单位会员 | 评审费、注册费 | 1 | 2750 | 初评费800,决赛费1950 | 打车费 | 1 | 397 | | | | | |
|
课时预算: |
申报表附件材料目录: |
立项管理部门意见: 同意 |
附件: 无附件上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