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方式和具体安排:
根据疫情防控部门的指示,经组委会研究决定,本次决赛形式变更为:作品线上展示和答辩、专家线下集中评审。
1. 抽签
决赛分若干组进行作品评审。在分组完成后,每组每个参赛作品安排 1 位同学加入决赛选手小组答辩微信群。届时在微信群中通过抽签小程序进行抽签以决定答辩顺序,具体细节进微信群后通知。分组信息及各小组答辩微信群将在QQ 大群通知。
2.论文类
(1)前期资料
每个项目须准备以下材料:答辩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扫描件、答辩 PPT、申报书和论文等佐证材料。所有材料压缩打包成一个文件,文件命名格式:论文+复赛作品编号+高校名称,压缩文件总大小不得超过 100 M,于 11 月 16 日 12:00 前上传至竞赛专用服务器。文件上传操作步骤如下:
1) 按住 Crtl 键不放,同时用鼠标左键点击下面文字链接:
2021 年第十八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决赛资料上传,即可进入上传页面。或复制下面的网址进入:
https://box.nju.edu.cn/u/d/03fd56c89a1d4e039f39/
2) 进入上传页面后,点击“上传”,选择“上传文件”,弹出文件上传对话框。
3) 选择欲上传的压缩文件,点击“打开”。
4) 等待一段时间后,可以在页面下方看到已上传的文件名称和尺寸大小,且后面显示“已上传”,即为上传成功。请截图或拍照保存该上传成功的页面以备查。注意:不要重复上传文件!
(2)决赛答辩
各参赛项目决赛答辩前测试将于 11 月 19 日下午 15:00 开始,并抽取答辩顺序,线上答辩时间为 11 月 20 日。具体事项请关注答辩微信群内通知。每个项目口头汇报 8 分钟,专家与学生问辩 4 分钟。对于论文类参赛项目,答辩学生必须是论文第一作者和项目第一作者。
如果论文已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请提供已发表论文电子版;如果论文已被录用但未发表,请提供录用通知书或相关录用证明材料电子版或扫描件。
3. 实验作品类
(1)前期资料
每个项目须准备以下材料:作品介绍及演示视频(时长 4 分钟,大小不超过 100M)、答辩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扫描件、申报书、作品介绍文件、佐证材料(如专利证书等)。所有材料压缩打包成一个文件,文件命名格式:实验+复赛作品编号+高校名称,压缩文件总大小不得超过 200M,于 11 月 16 日 12:00 前上传至竞赛专用服务器。文件上传方法见上面“论文类文件上传操作步骤”。
提醒:视频时长不得超过 4 分钟,尺寸不得超过 100 M;打包压缩文件大小不得超过 200M。违规者将做扣分处理。
(2)决赛答辩
各参赛项目决赛答辩前测试将于 11 月 19 日下午 15:00 开始,并抽取答辩顺序,线上答辩时间为 11 月 20 日。具体事项请关注答辩微信群内通知。每个项目答辩总时长 10 分钟,包括:播放作品介绍及演示视频 4 分钟、在线演示作品 4 分钟,专家与学生问辩 2 分钟。在线演示作品对展示现场要求如下。
①光线明亮,场地安静,实验台干净无杂物。
②主摄:建议以手机作为主设备,打开麦克风,通过腾讯会议视频展示仪器操作过程。务必保证网络畅通,视频清晰度高,可以看清操作细节。会议室号在竞赛 QQ 群发布。
③副摄:建议以电脑、手机作为副设备,关闭麦克风,通过腾讯会议视频展示场地全景。务必保证网络畅通,画面覆盖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会议室号在竞赛 QQ 群发布。
4.所有展示的文档(论文、答辩 PPT、海报、说明材料)以及答辩过程中都必须隐去学校和作者的相关信息,只能出现竞赛组织委员会指定的项目编号,如出现院校和作者信息的,评审专家组将对该项目的成绩做扣分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