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查看信息

A2025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5/8/26 20:02:46)

 竞赛负责人: 陈凌航
 申请竞赛等级: 国家级
 立项竞赛等级: 国家级
 参赛形式: 团队
 团队人数上限: 5
 团队人数下限: 1
 竞赛组织单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竞赛时间: 2024年10月~2025年8月
 竞赛地点: 线上提交
 拟参赛人数: 240
 拟组队数量: 120
 竞赛网址: https://milan-aap.org.cn/#/
 参赛年级: 2024,2023,2022,2021
 参赛学院: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竞赛方式和具体安排: . 赛事赛程 (1)赛事启动 2024年9月起:院校管理员注册,参赛者注册 (2)线上报名 2024年10月-2025年3月:巡讲巡展、提交参赛作品、专项赛场及命题赛场评审 (3)省赛评审 2025年4月-5月:非命题赛场省赛评审、获奖信息发布 (4)国赛评审 2025年5月-6月:非命题赛场国赛评审、获奖信息发布、证书发放、相关系列活动 (5)系列活动 2025年7月-8月:颁奖典礼及学术活动、新赛季命题征集 2. 评审规则 专项赛场及命题赛场全国统一评审,不设省赛,所有奖项均为国赛等级奖项。(具体奖项设置见赛道策略单) 非命题赛场采用分级评审形式: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评审。 (1)校赛评审:集中提交院校,通过校级遴选作品,由各个院校自行组织。 (2)省赛评审:组委会遴选评审专家交叉评审,评选出省级一、二、三等奖。省赛等级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各省赛区参赛作品总数的30%(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为 5%,10%,15%),获省赛一、二等级奖作品推荐进入全国赛区评选。 (3)国赛评审:组委会遴选全国知名专家对进入国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国赛等级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7%(一、二、三等奖分别为 1%、2%、4%)。 组委会有权根据整体作品数量及质量调整奖项设置;组委会颁发省赛电子版证书、国赛纸质证书。 3. 评审标准 各类别参赛作品均有评审专家从创意 30%、技术30%、审美30%、规范10%等指标进行评分,按照每件(系列)作品的最终得分评出相应奖项。 4. 作品公示
 竞赛培训方案: 组织学生统一线下动员参赛,现场指导
 参赛学生信息: 
参赛学生
学号姓名联系电话专业承担任务备注
      
 指导教师信息: 
姓名职务职称部门职责
     
 竞赛经费预算: 
用途数量金额(元)备注
    
 课时预算: 
课时预算
课时类别课时数备注
   
 申报表附件材料目录: 
申报表附件材料目录
材料名称数量说明
   
 立项管理部门意见: 同意
 附件: 无附件上传
 

用户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版权所有: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